欢迎访问特色农业平台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客服电话:000-0000-0000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临沂费县:生态循环农业引领绿色发展

临沂费县:生态循环农业引领绿色发展

    来源:琅琊新闻网  点击量:1  评论(0人参与)
 

琅琊新闻网讯 在费县的田野间,久鸿家庭农场正以一场农业生产的“绿色革命”吸引着目光。这个成立于2022年1月的农场,凭借独创的“果—虫—肥—菌”生态循环模式,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生态循环种养的跨越,不仅让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更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新路子。


科技“点睛”
破解农业污染难题

“过去种葡萄,化肥农药用得多,果子品质上不去,土地还越来越‘瘦’。现在我们靠生态植保‘五个一’工程,全程不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果子口感好得很。”久鸿家庭农场负责人拿起一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介绍。
生态植保“五个一”工程即“一箱蜜蜂、一棚瓢虫、一盒黄粉虫、一桶白星花金龟、一地岩垂草”,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玉升在昆虫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创新成果。通过搭建专家大院,农场将前沿农业科技直接“种”进田间:七星瓢虫化身“天然杀虫剂”,每亩投放2万只就能100%替代化学农药;黄粉虫和白星花金龟则是“废弃物处理工”,将农业垃圾转化为养分;岩垂草覆盖地表,既能涵养天敌、保墒抑草,还能固氮固碳、改良土壤。
科技赋能的效果立竿见影。第三方检测显示,农场的阳光玫瑰葡萄19项农残指标中,16项未检出,其余3项也远低于国家标准。凭借过硬的品质,其售价达到每公斤20元,比普通产品高出14元,仍供不应求。
循环“造血”
让废弃物变废为宝

走进农场的养殖区,几条白星花金龟养殖带正在忙碌“工作”。“这些虫子可是宝贝,每年能‘吃掉’近200吨废弃物。”该农场负责人指着堆积的牛粪、稻壳、菌渣、果木枝条说。
在“果—虫—肥—菌”模式中,养殖环节是循环的关键。农场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类有机废弃物集中起来,通过昆虫转化,进行全生物过程有机肥造粒,产生的虫砂反哺葡萄、黄桃种植,每亩用量达7至8吨。同时,农场引入山东启阳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沼液,经二次厌氧处理后科学施用,使化肥用量减少60%以上。
“土壤肥了,果子自然长得好。”如今,农场的阳光玫瑰亩产稳定在2000公斤以上,每亩产值超4万元。昔日污染环境的废弃物,成了提升土壤肥力的“营养餐”,形成了“种植—养殖—废弃物—种植”的闭环链条。


立体种养

向空间要效益

在葡萄架下,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鲜嫩的食用菌正破土而出。“这是我们的‘林下经济’,不占额外耕地,每亩能多赚1万多元。”该农场负责人笑着说。
为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农场探索出“林果+食用菌”的复合种养模式。利用林下空地,共享灌溉、土地等资源,每年投放近10万个菌棒培育食用菌。这种“空中结果、地上长菌、地下养虫”的立体种养方式,既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又为农业多元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形成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是科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呈现。
从科技赋能破解污染难题,到循环利用激活生态价值,再到立体种养拓展收益空间,久鸿家庭农场的实践证明现代生态循环模式是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该农场负责人所说:“未来,我们不仅要把这条路走宽,还要带着周边农户一起干,让更多土地焕发绿色生机。”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乐学三方校外托管服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