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色农业平台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客服电话:000-0000-0000

首页 > 新闻资讯 > 「地评线」东湖漫评: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农业强国新图景

「地评线」东湖漫评: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农业强国新图景

    来源:荆楚网  点击量:84  评论(0人参与)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刚性约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的专项立法,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与中央一号文件的顶层设计,我国已实现从单纯“守红线”到系统“强产能”的战略升级。以湖北为例,该省通过实施“耕地质量提升三年攻坚”,借助生物培肥、秸秆深埋还田等技术,使江汉平原300万亩中低产田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0.3%,小麦亩均增产11.6%,成功将“死土地”变为“吨粮田”。只有打破“数字保卫战”的局限,以生态修复激活土地“造血功能”,才能将“藏粮于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粮食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3%,跻身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第一方阵”。北斗导航翻耕机精准作业、农业无人机高效植保、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反馈信息……这些“硬核”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更是科技创新突破的战略关键。江苏育成的超级稻品种“南粳5718”,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突破性融合;黑龙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抗寒大豆品种,破解寒地种植的技术瓶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是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最终是要让土地与科技的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当优质耕地产出高品质农产品,当种业成果与智慧农业结合形成现代化生产模式,农业不再局限于初级农产品生产,而是向“深加工、创品牌、延链条”的全产业链迈进。湖北监利以“强基、提质、转型、增效”四轮驱动,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样板,通过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甲鱼全产业链发展,带动60万亩优质稻种植,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之路。实践证明,将土地产出效率与技术应用效益融入产业循环,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便从生存保障转向价值创造,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从屈家岭文化遗址的碳化稻谷到当代农业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华民族的农耕智慧始终在传承中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坚守“寸土寸金”的耕地保护底线,激发“点土成金”的科技潜能,才能实现“土里淘金”的产业蜕变,擘画出“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农业强国新图景,让希望的田野永远充满生机。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乐学三方校外托管服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