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烟台市的一片现代化苹果种植基地里,一位年轻人正操作无人机缓缓掠过果林。他是王健坤,一位“90后”海归硕士,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农业生态学专业。他曾有机会留在欧洲农业科技企业工作,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烟台,接过父辈的果园,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务农之路。
放弃海外offer,他选择回归土地
王健坤的家乡烟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但他深知,传统农业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在见识过欧洲高度机械化、智能化的农业实践后,他坚定了回乡改革的信念。“农业不该是‘靠天吃饭’,而应是数据驱动、科技赋能的新型产业。”他说。2019年,他正式回到烟台,开始改造家中那片承载着父辈心血、却也困于传统方式的果园。
打造智慧果园,亩产提升近一倍
王健坤的第一步,是推进果园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他引进以色列智能滴灌系统,根据土壤传感器实时回传的数据,精准控制水肥配比,实现节水30%、节肥25%。他为每棵果树建立唯一的“数字身份证”,记录其生长周期、病虫害历史与施肥用药情况,再通过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真正的精细管理。
此外,他还配置了小型气象站、无人机巡田系统和AI识虫设备,初步建成一座“会思考”的智慧果园。目前,他的果园亩产比周边传统果园高出近一倍,优果率超过90%,农药使用量下降40%,真正实现了“提质、增产、减害、绿色”的现代农业目标。
直播间里卖苹果,品牌化走出新路
产量提升的同时,销售也必须跟上。王健坤敏锐地抓住电商机遇,在果园中搭起直播间,亲自上阵介绍烟台苹果的生长环境、品质特点和食用方式。他从“种植者”转变为“品牌推荐官”,通过社群团购、平台直销等方式,将苹果卖向全国,单价达到传统批发模式的2倍以上。
组建合作社,带动百户农民共发展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健坤主动联合周边百余户果农,成立“联鑫农业合作社”,推行“五统一”机制: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他无偿培训农户使用简易数字工具、推广节水滴灌,并引入订单农业模式,稳定收购价格,降低种植风险。目前,合作社每户年均收入提升超过3万元,真正实现了“科技富农”。
王健坤用科技与智慧重新定义了“农民”二字,用实践诠释“乡村振兴”的真正含义。他不仅是一位果园经营者,更是农业现代化的传播者、乡村共富的带头人。他说:“我的根在这里,我的心愿是让更多年轻人回到土地、爱上农业——因为这真的是一门充满希望的行业。”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中国农资流通网 | 农业网-农业行业综合信息化平台 | 农业网农作物网 - 惠农网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 长三角农业网 | 农资信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