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贻琴出席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时强调 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科技“她力量” | 陈建勇:“为患者延长生命的长度,是我骄傲和幸福的时刻。”9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我省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并发布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名单。在这份承载着创新荣光的榜单中,科研“她”风采格外耀眼,“她”力量持续迸发。她们以智慧为笔、毅力为墨,在科研征途上攻坚克难,为推动江西科学技术进步注入蓬勃动能。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聆听她们在创新之路上的动人故事。
在这份榜单中,由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华主持完成的 《重要动物病原靶标识别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标准化应用》 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她继2015年首次获得省级科技奖后,再度凭借引领性的科研贡献站上省级科技奖的领奖台,充分展现了女性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创新活力与时代担当。
杨春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获评江西省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曾任出入境动物检疫行业标准委委员、科技委委员。
杨春华长期深耕于动物疫病检疫技术研究前沿领域,谈及再度获奖,她感慨道:“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团队近十年来在新方向上坚韧探索的最佳褒奖。科研工作贵在坚持,难在创新。我们始终坚信,只有紧盯产业迫切需求,才能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动物疫病是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威胁,而快速、精准识别病原是成功防控的关键。杨春华将研究重心锁定在重要动物病原靶标识别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上。
面对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不足、特异性不强、检测周期长等行业痛点,她带领团队独辟蹊径,致力于开发新型识别关键技术及配套智能化装备。通过系统性攻关,团队成功建立了多种重要动物病原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精准识别新方法,突破了在复杂样本基质中检测痕量病原体的技术瓶颈。
杨春华始终秉持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务实理念。她的科研灵感源于一线需求,研究成果也最终应用于一线实践。她深知,再先进的技术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便是空中楼阁。她频繁深入基层养殖场、屠宰加工线和疾控前沿,精准把握最急迫的疫病诊断需求。
她带领团队将研发的新技术、新装备及时应用于现场监测、疫情排查与净化评估工作中,显著提升了基层兽医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疫情早期预警能力。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推广与系统培训,团队为全省乃至周边区域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掌握前沿技术的检测骨干,筑牢了动物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该项目成果已在海关、动物疫控、市场监管、疾控卫生等全国多部门推广应用,构建起“互联网+现场检测试剂仪器”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项目技术为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病的快速诊断和精准防控提供了关键支撑,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出率,为阻断疫情传播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民生保障方面,项目成果助力江西省供港生猪实现快速检疫通关,确保了港澳地区生鲜猪肉的稳定供应;同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为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服务。
项目制定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样品已成为动物及其产品监管的重要技术依据,显著提升了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中国农资流通网 | 农业网-农业行业综合信息化平台 | 农业网农作物网 - 惠农网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 长三角农业网 | 农资信息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